晚上K了一頓夜宵,出租車上廣播里一個頻道的嘉賓,再為今年的高考生講如何選。他說選的要素,是考慮自己想要做什么,其次才是考慮經濟因素。如果碰見以前的我,當面聽到這樣“保險,但也沒用”的教科書式的答案,我大抵會不知好歹懟回去:請問你從業這么多年,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嗎?
講真,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是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大多數人經歷了9年義務教育和3年高中教育的所有“按部就班”之后,去參加一個整齊劃一的高考之后,還沒放縱幾天,家長和老師就迎面砸來一個“靈魂拷問”:“你長這么大都沒想過自己要干什么么”
從高考那一場春夢結束,每一個學生的親友團就開始抓耳撓腮,生怕一個不好的決定就讓自己的心肝寶貝萬劫不復。大到每一個城市,小到每一個,百度里魚龍混雜的消息不斷充斥著每一個家長心。既然大家都這么累,這么畏首畏尾,為什么不把選擇權交給當事人,讓他去做一個決定,無論是,享受還是恐懼,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他自己做的決定,無論什么結果都由他一人負責承擔。
我被迫選擇了個煤炭學校,雖然我用力發聲,卻淹沒在人海里。大學四年外加找工作時候的迷茫期,我就恨,恨我爺爺,就因為他說出來包我工作,所有人都因為他的話讓我去了煤炭學校。我畢業時候正趕上煤炭的不景氣,在他說等等的時候,我負氣扛上書包,四海為家。在大家都在討論遠離北上廣的時候,我一張機票,一個背包;來到了深圳。
在深圳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經歷了狂風驟雨,烈日當頭,心情時而熱血澎湃,時而低頭哀嘆,哀嘆自己就因為心里厭惡而去逆反而不去學習的知識,現在發現自己并沒有那么討厭。都說年輕時的流浪是一輩子的養分,還好銀聯寶收留了我這個流浪的人,給予我源源不斷的養分讓我成長。我在這里不僅可以每天為了寫好一篇文章而不斷的去充實自己,而且也可以不斷的去學習電源芯片的知識不斷的去彌補自己因大學討厭而拉下的知識。
生活中本就這么不確定,即使你現在覺得鐵板釘釘的事情,在下一刻答案也可能讓你分崩離析。學會計的選擇了設計,學中文的去做了生物工程,和我一樣上了四年的煤炭學校的兄弟居然隱藏在北京學習自己喜歡的音樂。
你當下的選擇也不過是人生中眾多的選擇之一,你現在所選的,其實真的沒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具備換的能力和勇氣。還重要的是與其不斷的糾結,不如Just do it,更重要的是去發現一路走來的風景,路上的山山水水,加上晴晴雨雨的天氣,都是風景。
后這里,反正寫總結你也記不住,就祝各位好運吧。畢竟,實力不夠,好運來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