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之際將要來臨,今年好呀,國慶中秋一起過了,在請幾天假,半月生活美滋滋。
為了讓大家對這中秋佳節更有儀式感,今天銀聯寶小編就帶大家一領中秋豐彩。
中秋這玩意呢,開始不是公眾節日,源自春秋時期祭祀,禮法。
隋末唐初,軍糧種類不多,能夠方便攜帶的更少。唐軍裴寂在八月十五這天,以圓月為構思發明了月餅,解決了隨軍軍糧問題,作用相當顯赫。
(求當年軍人的心里陰影面積......)
而賞月這習俗春秋就有,但不,李隆基起了絕大的作用。
傳說唐玄宗夢游月宮,想到了霓裳羽衣曲,這個佳話越傳越美好,民間自此盛行過中秋節。
到了北宋,正式定的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古人把月餅玩出了很多花樣,成了節令。這時候的古人,有了拜月習俗:登樓或在院子里焚香拜月,男的希望早日中舉,攀個高官貴門。
女的許愿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相傳古代齊國丑女無鹽,幼年時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終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因此更加盛行,都給看流星雨差不多。
《仙劍奇俠傳》中曾出現過拜月教,這是少數民族風俗來虛構的,傣族就盛行“拜月”風俗。
到了明清兩朝,賞月活動盛行不衰。祭品果餅是圓的,其中西瓜和月餅是品。家境好的,會擺上李子、蘋果、紅棗、葡萄。還要給月神君留個席位,向月出方向供拜。
現在還留存很多古跡:和珅故居——恭親府中的“邀月臺”、獅子峰上的“拜月教”、關漢卿的“拜月亭”、攀枝花的“望月樓”等名勝,這可是文人士大夫的遺情。
中秋還要挺多娛樂活動,大家都知道賞燈,猜燈謎。年輕人們看的不只是燈,而是才子佳人。
中秋節也是一次情人節,誕生了無數情侶,也有很多戀人借著中秋約會。野史里面,紀曉嵐的一位小妾,就來自于猜燈謎,不知真假。
當然中秋佳節也是大家合家歡樂,歡聚一堂的日子。今天,我們公司組織了中秋佳節前的聚餐,大家一起談天說地,開心說笑,在飯菜熱騰騰的香氣中,帶給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們一絲溫暖。
不巧,小編的生日也蹭上了中秋佳節的這個熱度,感謝談總,感謝鄒姐,感謝大家伙一起幫我過了一個開心又熱鬧的生日。
后,祝我們的銀聯寶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