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ic芯片行業如何突破“缺芯”困境?
中美貿易摩擦以來,ic芯片產業一度處于輿論焦點,的集成電路芯片進口嚴重依賴于市場,2006年的芯片進口就比石油稍微多一點,從2008年開始,連續10年,芯片都是大宗進口商品,據
《2017年集成電路產業分析報告》顯示,當前核心集成電路ic國產芯片占有率低,在計算機、移動通信終端等領域的芯片國產占有率幾近為零。



在過去幾年,雖然芯片設計進展飛快,設計公司成倍增加,但芯片設計技術和經驗遠遠不足,尤為重要的是,特別缺乏能夠從事頂層設計的技術帶頭人;其次這是一個全球化產業,缺乏實現化大市場經營管理的職業經理人,因為集成電路行業不僅是創新研發的問題,還有市場的問題;第三,這個行業也缺乏能從事資本運作的人才;第四,除了研發人才以外,可能更缺的是跨界的人才。

此外,芯片產業的總體水平跟差距也是很明顯的,尤其在信號轉換器方面,如從模擬連續信號變為數字信號以及逆向轉換,大大落后于國外。
那么ic芯片如何實現產業發展提升?
芯片行業遵循已久的摩爾定律認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但由于半導體光刻技術等瓶頸問題,再加上半導體做得越來越接近物理極限,現在更新換代速度正在慢下來,這對于來說是一個機會。
目前國家對于創業人才的政策已不錯,但需大幅傾斜到可在大公司長期奮斗的人才,“芯片需要大規模作戰,需要有統領千軍的能力,政府在高校設置和就業方面都應有所引導,尤其要加強交叉學科能力培養,培養一個集成電路設計的領軍者。
此外鼓勵企業在國產芯片技術到位的情況下多采購國產芯片,而不是一味抱著“外國的月亮比圓”的心態,“長期滿足于進口替換,不思進取”。
集成電路ic產業發展的初期制定規劃、確立戰略、科學布局、制定政策,明確半導體行業的集中點,發揮其帶動產業鏈前后端的作用,加快提高產業投資主體、管理主體的集中度以及創新驅動。更多開關電源芯片,電源管理芯片,適配器IC,電源IC可以關注:http://www.honkpatrol.com
下一篇:深圳適配器IC芯片供應商
上一篇:智能穿戴電源IC選擇那些事,你了解?